▍前言
講到青少年女的發育,大部分家長都會想到俗稱的「轉骨方」。
因為我們診所旁邊就是國中,曾經有一次,一位家長帶小朋友在櫃台準備掛號看診。
還沒掛號就先問櫃台人員:「你們看長高一定要吃轉骨方嗎?吃了一定包準長高嗎?」,一時間讓櫃台的同仁也答不上來😂
▍青春期一定要吃轉骨?
「青春期發育長高 = 需要轉骨」,這個觀念不知道曾幾何時如此深植家長的腦袋。
事實上,「轉骨」這個名詞一直被誤用。
「轉大人、長高、胸部發育、月經調順」,這幾件事情好像都能跟轉骨多少扯上關係。
但實際問一下家長,卻又好像沒人真的知道「小孩長太慢」、「小孩長太快」、「月經來太早」、「月經太晚來」,到底哪一個問題才是需要用所謂的「轉骨」來進行治療調理。
▍轉骨方是什麼?
早期的中藥房推出的轉骨方,主要是針對「兒童在青春期前期」促進身高與第二性徵發育的通用處方。
裡面使用的藥材大多包含幾種類型:
1. 健脾益胃藥材,主要幫助營養吸收
2. 補氣養血藥材,主要強化骨質發育
3. 補腎填精藥材,主要促進第二性徵
每間藥房診所的藥材選擇多少有些差異,但是大方向多不離此。
之所以會有這樣的「成方」,是因為上個時代以前的人們,大多普遍有營養不良、熱量攝取不足的問題。
營養不良的情況,在青春期即將開始之前(prepubescent),會嚴重影響下視丘、腦下垂體的內分泌運作。
導致少年、女無法正常啟動青春期發育的開關,以至於第二性徵發展延遲(囡仔樣),同時有身高發育不良的問題。
這也是為什麼在當時的轉骨藥帖中使用「高比例的補藥」可以說是非常常見的作法。
藉由這些補性中藥,來達到間接幫助小朋友的營養吸收、內分泌能夠即時啟動,讓他們能夠準時的進入青春期發育階段,這就是當時所謂的「轉骨」。
也正如此,在以前冠上「轉骨方」名號的補藥藥帖,使用上可以說是準確率較高的選擇。
▍現今的青春期發育問題
現在的小朋友大部分並沒有熱量嚴重缺乏的問題,除了少數腸胃消化吸收問題之外,取而代之的則是另外四大類問題:
1. 熱量過高與肥胖
2. 接觸環境荷爾蒙
3. 精神與情緒壓力
4. 作息時間的失調
上面這四點所造成的青春期發育問題,又可分為相反的兩類:
「性早熟」(Precocious puberty)
「青春期延遲」(Delayed puberty)
性早熟與青春期延遲,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病理機轉,對於小朋友的影響也是截然不同,因此用藥上並不適合「使用同樣的轉骨方」來進行治療。
而無論是性早熟或是青春期延遲,在藉由中藥調理之前,其實都需要優先排除較為嚴重的情況,像是:腦下垂體腫瘤、內分泌腫瘤、遺傳或染色體異常問題⋯。
其他屬於「特發性」(找不出明顯病理原因)的青春期發育問題,比較適合中醫的治療範圍。
以性早熟來說,是因為「下視丘-腦下垂體-性腺軸」,這一連串的內分泌環節過早被啟動,小朋友卵巢、睪丸提早發育,提前進入青春期的狀態。
這種情況會讓小朋友的骨骼發育提前、生長板可能過早閉合,因此無法發育到原先可能的目標身高。
青春期延遲的問題,則是超過正常青春期開始的期間(女生13歲、男生14歲),小朋友依然沒有開始「轉大人」、尚無第二性徵發育的傾向。
無論在第二性徵或是身高上,都有明顯發育落後不足的情形。
通常傳統的轉骨方,也比較是針對這類型「青春期發育延遲」(Delayed puberty)的問題。
總歸來說,上面提到可能影響青春期發育的四種問題,並不一定絕對會導致「發育提前」或是「發育延遲」。
例如,小朋友的肥胖問題,出現在女生身上可能導致青春期提前;出現在男生身上則可能導致青春期延遲,但他們兩者可能都會有「身高發育不足」的問題。
這也表示遇到每一位有「身高發育不足」的小朋友,都應該要詳細頗析造成他們身高發育不良的原因、體質差異。
再根據造成他們青春期發育異常的原因,進行治療調理,而不是僅僅給予同樣藥物組成的「轉骨固定處方」,就認為能夠改善他們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