▎前言
上個月有一位初診患者令我印象深刻。
他本身工作是在市場做批發買賣,工作時間與一般人相反,屬於典型的日夜顛倒生活。
但是與輪班工作者不同的是,他不是交替輪班作息,而是持續只在中午到下午斷續小睡幾小時,因此身體已經長年持續處在這樣的日夜顛倒的模式之下。
他會來看診,其實也是被老婆硬抓著來面對。
因為新陳代謝科醫師已經同時並用了幾種降血糖藥物,但是仍然沒辦法很好的控制血糖。
即便在用藥的情況下,他的糖化血色素仍然在8以上,空腹血糖也是一直在130上下,血糖控制的十分不理想。
因為有體重過高的情況(103公斤),前陣子的健康檢查也發現血壓、血脂肪的問題。
西醫告訴他如果再不把體重控制下來,用再多的藥物恐怕也無法解決問題,而且健康只會隨著時間越來越惡化。
他其實自己也有嘗試控制飲食、限制熱量,但是效果依然未彰,因此來到我的門診,希望尋求中醫的方式治療,看看是否能找到打破代謝失調迴圈的方法。
從頭頗析他的問題,我認為影響整體內分泌失衡、少吃依然瘦不了、血糖無法控制理想的主因,其實是來自於「身體的晝夜節律失調」。
▎晝夜節律的重要性
人體的晝夜節律系統,簡而言之,是身體與外界晝夜時間同步、協調各種內分泌,達到平衡的系統,其實就是俗稱的生理時鐘。
晝夜節律由「下丘腦視交叉上核-SCN」總協調控制,受到三大要素影響:
1. 各種內在生理(器官運作與內分泌)
2. 各種外在行為(運動、睡眠、飲食)
3. 外在環境因素(光照、溫度)
這三大要素彼此協調,讓身體隨著一天的日夜時間,有一定的穩定運作模式,內分泌才不會出現失衡問題。
而像有些人因為運動時間過晚、過晚進食、夜間活動照光過多、白天光亮環境睡眠⋯等等情況,都會導致生理時鐘偏移。
一旦生理時鐘發生偏移,許多內分泌的分泌量、分泌時間,都會被打亂。
像是,應該在夜間睡眠時間製造的褪黑激素,會因為「缺乏夜間睡眠」、「在夜間照光」而逐漸分泌不足,造成睡眠狀態變糟,甚至嚴重失眠,影響身體其他機能。
長時間的失衡便會嚴重造成身體的內分泌平衡失調,代謝變差、容易疲倦、水腫肥胖、月經失調,更甚者像這位患者可能延伸出現血糖控制不佳的問題。
根據研究,晝夜節律紊亂因為會造成胰島素敏感性下降,進而導致血糖不易控制。
除了輪班作息之外,睡眠的時間長度、睡眠深度、睡眠環境是否無光害、進食時間是否與睡眠時間協調⋯上面這些條件都會造成晝夜節律紊亂、內分泌失調的加重。
因此針對長時間夜班工作者,特別規劃睡眠與飲食時間,同時使用藥物來加深睡眠深度、調整腸胃消化狀態,都有助於矯正日夜顛倒對身體造成的傷害。
▎短短一個月,幫助有效控糖
回過頭來看這一個月的治療,我們最重視的部分有三點:
1. 睡眠狀態矯正
2. 進食時間規劃
3. 藥物調整消化
中藥的使用可以幫助改善睡眠品質、讓白天的睡眠深度加深加長。
同時也要請患者調整睡眠習慣,日夜顛倒的白天睡眠,務必要在「全黑無光害無噪音」的環境下進行,讓身體模擬夜間睡眠的狀態。
進食時間務必要跟隨睡眠時間規劃,同時盡量在高活動量的時候進食,讓血糖不至於過度上升。
中藥調整消化部分,讓腸胃蠕動時間穩定,不在不應飢餓的時候貪嘴想吃,該排便的時侯也能順暢解便(日夜顛倒很常見便秘問題)。
昨天回診時,他的體重已經從103減少到96公斤,同時空腹血糖量測,已經可以控制在80-90之間,飯後血糖也有明顯下降的情況。
下個階段回診,便有機會與新陳代謝科醫師討論調整控糖藥物的劑量。
從生活上去找出影響健康的癥結,並且設法改變,我認為這才是真正幫助他擺脫無限高血糖傷害迴圈的方法。
▎參考資料:
【Impact of circadian disruption on glucose metabolism: implications for type 2 diabetes】